面條是我國百姓日常飲食的主角之一,而且有著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歷史。面條是一種制作簡單、食用方便、營養豐富的食品,它既可以作為主食,也可以作為快餐來食用,不管是哪一種,都抵擋不瞭它的美味。在我國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面條,你傢鄉最有特色的面條是什麼呢?


武漢熱幹面

武漢熱幹面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種特色小吃,屬於湖北菜;該菜品在武漢甚至在全國都頗有名氣、傢喻戶曉、婦孺皆知。武漢熱幹面人人喜愛,長吃不厭,一點都不誇張;面條需經過水煮、過冷水和過油的工序,再淋上用芝麻醬、香油、香醋、辣椒油等調料做成的醬汁,吃時面條爽滑有筋道、醬汁香濃味美,讓人食欲大增。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熱幹面是武漢人身處異鄉最懷念的食物,那不再單是一種熟悉的滋味,也包含瞭在武漢度過快樂童年時光的傢鄉記憶。

濕面條(機器軋制的細面條) 500g

油 1湯匙(15ml)

袋裝榨菜條 1袋(約80g)

芝麻醬 4湯匙(60g)

香蔥(切碎) 4湯匙(約60g)

芝麻香油 1湯匙(15ml)

鹽 1茶匙(5g)

生抽 2湯匙(30ml)

紅砂糖 1湯匙(15g)

白胡椒粉 1茶匙(5g)

雞精 1茶匙(5g)將機軋細面條扯成25cm左右的長度。上籠屜(要使用籠佈或牛油紙墊在面條下)隔水蒸25分鐘至面條9成熟。過程中不時地打開鍋蓋用筷子翻動幾次。以防面條團成面團。

蒸好的面條盛入較大的容器中,調入油(1湯匙,15ml)攪拌均勻。這一步是為瞭防止面條風幹變硬。

在蒸制面條的同時,可以將榨菜條切成碎粒備用;將芝麻醬和芝麻香油充分攪勻成芝麻醬汁備用;將鹽、生抽、紅砂糖、白胡椒粉和雞精混合均勻成調味料汁備用。

大火煮開煮鍋中的水,將適量蒸好的面條放在漏勺中在煮鍋中過開水3分鐘,至面條全熟撈出瀝幹水分,放入碗中後調入調味料汁和芝麻醬汁,撒上榨菜碎和香蔥碎。

食用時將所有材料拌勻即可。

小貼士

以上所有調料和面條用量剛好夠大約4碗大小量。如果面條有增減也要註意相應的調味料作調整。

如果蒸好的面條一次吃不完,也可以在拌好油之後轉入冰箱冷藏室保存。可以保存3天。隨吃隨取,接著過沸水煮制即可。

陜西油潑面
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配料:高筋面粉300克、陜西辣椒面適量、菜汁油適量、生抽適量、醋適量、白糖適量、蔥適量、蒜適量、幹辣椒適量、花椒適量、八角2個、香蔥1棵、香菜1棵、雞精少許、芝麻適量

步驟:

1.溫水放一湯匙鹽,活成比餃子面稍硬一些的面團,餳一個小時。

2.面餳好後做成小劑子,然後再搟成長片,搟的時候放少許油。

3.然後把搟好的面片放到平盤中,放的時候每層用保鮮膜隔開,以免粘連。

4.最後用保鮮袋蓋上餳兩個小時左右,如果天氣太熱就放冰箱裡。

5.餳好以後開始抻面,兩個手各拿一邊向外抻。

6.寬窄薄厚由自己掌握。

7.起鍋燒開水,把抻好的面放進去煮。

8.這時在碗中放鹽,糖,生抽,醋,雞精和蒜。

9.然後再放焯熟的綠豆芽墊底。

10.然後把面撈出過涼,放在碗中,在面上面放陜西辣椒面和芝麻,辣椒面的量根據自己的口味酌量增減。

11.起炒鍋放適量菜籽油,放蔥薑幹辣椒,花椒和大料爆香,然後把料撈出。

12.油溫在七八層熱時澆到辣椒上。

13.放上香蔥和香菜即可。

小貼士:

1.和面時要放一勺鹽,而且要活的硬一些,中間要反復揉面,餳面要到位。

2.辣椒盡量用陜西辣椒,香而不辣,最好是菜籽油,如果沒有菜籽油花生油也可以。

岐山臊子面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岐山臊子面是陜西地區的一款傳統面食,它有三大特點:首先,臊子要“汪”,味道講究“酸、辣、香”;其次,面條要“燙”,出品要達到“薄、筋、光”;第三,湯汁要“稀”,即面碗中的湯要寬,但此湯並非煮面的原湯,而是用香料加醋另外熬制而成的酸湯。酸湯與臊子“珠聯璧合”,搭配手搟而成的薄面條,一碗“面白薄筋光、油汪酸辣香”的岐山臊子面便完成瞭。


制作岐山臊子:


1、凈鍋滑透留少許底油,下入五花肉片2500克煸炒約5分鐘,炒出油分後下蔥段20克、薑片15克、紅幹椒節15克煸香,再下入小茴香15克、八角10克、香葉5克、肉蔻8粒、草果5粒、丁香2粒小火煸炒10分鐘,此時肥肉已經吐出80%的油分,且香料味濃鬱,下細辣椒面150克快速翻炒至油色變紅,且香料、肉片周身都包裹著一層紅色的辣椒粉。


2、向鍋內烹入岐山香醋400克,文火炒至醋香味從刺激變為柔和,沖入清水2000克,小火熬制40分鐘即可出鍋。


熬制酸湯:岐山香醋500克、黃豆醬油250克、清水4000克調勻後入鍋,加八角5顆、桂皮1塊、鹽40克、味精25克、白胡椒粉10克大火燒開,打去香料渣,淋200克臊子上層的油調勻即可。


制面:


1、面粉500克加食用堿10克、鹽10克、清水175克和勻,揉約10分鐘,此時面團產生光澤、富有彈性,用手摁下後會立刻彈起。


2、用一塊濕佈蓋住面團,餳15分鐘,待面團變軟,再揉約8分鐘,至面團重新富有彈性後搟成比報紙略厚的薄餅,用刀切成4毫米寬的長條。


出面:面條入沸水煮熟,撈入碗中,澆一勺臊子,撒蛋皮絲、韭菜段、木耳丁等小料,最後淋入半勺酸湯即可上桌。


小貼士:


1、岐山臊子講究一個“汪”字,即油要多。此油並不是菜籽油、色拉油,而是用肥肉現煸出的豬油。因此,選料時肥肉要多一些,通常選肥六瘦四的五花肉。


2、五花肉不要切得太小,否則容易炒爛、變硬,也不要切得過大,否則吐油不徹底,臊子很膩,肉片以2-3厘米見方為宜。


3、和面時,有個順口溜:夏天硬,面不癱;冬天軟,容易搟;春秋不軟又不硬,摁個指窩朝上彈。意思是,冬天氣溫低,面餅不易搟薄,所以和面時要軟一點;而夏天氣溫高,和好的面容易“泄勁”變軟,所以要將面和得硬一點,而文中所講的“用手指摁下後立刻彈起”就是秋冬季節和面的要求。


4、熬制酸湯時,最後要淋一勺臊子油,這樣湯汁更香、更潤。

老北京炸醬面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面條預制:


1.取高筋面粉3斤加入清水400克、雞蛋3個充分和勻,再加入食鹽少許,揉勻後蓋濕紗佈餳30分鐘以上。


2.將餳好的面團搟成厚薄均勻的面皮,表面撒一層玉米粉,折疊後切成韭葉寬的面條。


炸醬預制:


1.五花肉350克改成骰子大小的丁,蔥200克、薑100克分別洗凈切小丁。


2.六必居幹黃醬250克盛入碗中,加清水75克稀釋,再加入蔥伴侶牌甜面醬100克充分調勻備用。


3.鍋入底油250克燒至七成熱,下入蔥丁100克、薑丁100克爆香,下五花肉丁以及八角兩顆煸至肉丁發白,此時倒入混合醬,轉大火用勺子攪勻,炒5-10分鐘至醬料濃稠再轉中火,繼續炒10分鐘,至醬中的油充分溢出,轉小火再炒10分鐘,至油、料充分融合,撒蔥丁100克,調入香油、味精少許,攪勻後關火,盛入罐中,常溫保存,隨用隨取。


出面流程:


1.煮熟的青豆、黃豆共45克、紅心蘿卜絲、飛水的掐菜、黃瓜絲、芹菜粒、香椿苗各40克、臘八蒜35克(帶醋汁)、炸醬50克分別盛入小碟。


2.鍋入清水煮沸,取切好的手搟面200克展開,抖一抖面條上的幹粉,然後浸入沸水並用筷子撥散,煮至沸騰,加少許涼水,待水再次沸騰,再加一次涼水,第三次沸騰時面條便完全熟透。撈出面條入涼水過一下,盛入面碗中,帶菜碼一同上桌即可。


小貼士:


1、炸醬前首先要將黃醬澥開,每半斤黃醬加入75克清水,攪至稀稠適中,用勺子舀起時呈不間斷的線狀流下即可。



2、炸醬時要掌握好火候:先開大火,使醬料均勻融入油中並免於粘鍋,至熱油冒蝦眼泡時,改中火,至肉丁出油時,改小火。

開洋蔥油拌面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這款“開洋蔥油拌面”,采用的是上海傳統做法,蔥香味足,搭配開洋(即大海米),口味清爽,誘人食欲。


蔥油熬制:鍋內放入花生油500克,將小香蔥500克切段(以蔥葉為主),冷油下鍋,小火熬至蔥段顏色金黃,撈出放在旁邊,待蔥油變冷後再放入炸蔥段。冷油下鍋的目的是避免香蔥一下鍋就變糊,延長熬制時間,使蔥香味充分釋放到油中。


醬油水熬制:六月鮮紅燒醬油150克、六月鮮醬油50克、清水500克、雞粉少許,燒開後保溫備用。


制作流程:將鮮面條煮好後控幹水分,盛入碗中,先澆一小勺醬油水(約25克),再澆入一小勺蔥油(帶炸蔥葉),撒上幾顆蒸好的開洋(提前放入小碗中,加少許水,淋入蔥油蒸透)即可上桌,由客人自行拌勻食用。

羊肉糊湯面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羊肉糊湯面是豫西、南陽一帶的傳統面食,與糊塗面有異曲同工之妙,講究“糊糊”的感覺,湯汁粘稠,香濃可口,但制作方法卻與糊塗面大不相同:首先是炒面,這可謂是糊湯面的精髓所在,面粉要炒得微黃出香,不能太生,生則不香;不能太過,過則發苦;炒好之後拌上蔥油,制成香濃潤滑的面油。其次是用羊湯煮面,湯鮮面香,十分誘人。


制作流程:


1、用幹凈的毛巾擦幹鍋內水分,大火加熱,倒入面粉100克,小火煸炒,至面粉呈微黃色、散發出香味時起鍋,盛入碗內後加入蔥油200克,用筷子攪拌均勻,讓蔥油和面粉充分融合,做成面油。


2、凈鍋內加豬油、菜籽油各150克,大火加熱,倒入胡蘿卜絲2千克,翻炒均勻,調入鹽20克、味精15克,炒熟後盛入盆內待用。


3、凈鍋內加羊肉湯750克,大火燒沸,倒入白煮羊肉片50克、炒好的胡蘿卜絲20克、芹菜葉3片,將手工面條150克扯成小段,下入鍋內後加胡椒粉5克、十三香4克、味精、雞粉各3克、鹽2克攪勻調味,面條煮熟後加調好的面油45克攪勻,繼續煮1分鐘後,起鍋盛入碗內,即可上桌。


技術關鍵:


1、手工面條最好用溫水和面,這樣口感才會柔軟,和面時不能加雞蛋,否則面條會變硬變脆。


2、面條下鍋前要用手扯成小段,太長的話沒有“糊糊”的感覺,也不方便食用。


3、炒制面粉時要用小火,用大火容易炒糊,顏色變黑、口感發苦。也可用烤制的方法制作面油,其方法是:將面粉入烤箱烤30分鐘,烤箱溫度為280℃,烤制過程中要取出翻動3-4次,保證均勻受熱,烤完後再與蔥油拌勻即可,這樣面香味更濃。

羊肉燴面
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面被稱為“河南料理”,足見其在中原美食排行榜上不可撼動的地位,但傳統燴面需加羊油,吃起來略顯油膩;為去除羊肉的膻味,又加入大量香料,熬出的面湯有股很濃的大料味兒。如何才能做出麥香濃鬱的面?用什麼方法才能使湯汁鮮美濃白,沒有傳統燴面湯的香料味兒?


制面流程:


1.兌水:盆內加鹽150克,再打入雞蛋3個,用打蛋器攪打至散,邊打邊加純凈水2千克,鹽和雞蛋可以增加面團的筋性,抻面時不容易斷條。


2.和面:將石磨有機面粉5千克、打勻的雞蛋鹽水分別倒入和面機,開中速檔正向攪5分鐘,再反向攪5分鐘,各攪兩遍使面粉和水充分和勻,取出面團。

3.壓面:將面團在案板上按成面餅,再用壓面機反復壓25-30次,制成厚約1厘米的長方形面片。

4.下劑:將面片平鋪在案板上,從長邊邊緣卷起,卷成直徑6厘米的粗條,揉至均勻後,用左手握住距粗條面坯右端2-3厘米處,右手手心完全握住面頭,用力猛揪,下成100克大小的劑子。


5.搓條:將劑子搓成粗細均勻、長約12厘米的細條,擺在托盤中待用。


6.搟片:用手掌將搓好的條壓扁,稍微抻一下,用搟面杖反復搟壓成厚薄均勻的面坯,再修一下邊,使其形狀規整,上面刷一層色拉油,擺在抹油的托盤裡,餳發10分鐘。


7.壓紋:餳發好的面坯再稍微搟開一些,用搟面杖在上面均勻壓兩下,這樣拉面、撕條時力量順著紋路走,不容易斷條、變形。


8.拉面:雙手分別用大拇指和四指夾住面坯的兩端,慢慢抻拉至長60厘米,抻拉時要一抻一送,防止斷條。


9.甩面:用相同的手法夾住兩端,左右手一上一下,快速將面甩起來,面條在空中上下翻飛,形成“幾”字形,甩約30秒。


10.撕條:將左手夾的面交到右手對折起來,再橫擔在左手四指上,右手沿著壓好的紋路撕成細條。

出面流程:


1.兌碗:碗內調入燴面香料粉10克、當歸3片、用八角炸香的料油8克、香油3克。


2.煮制:凈鍋內加濾凈骨渣的羊肉湯,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,下入200克面片煮至七成熟,再下海帶絲、木耳各6克、豆腐皮、粉條各8克、菜心15克,煮熟後撈起,盛入碗內,澆上湯汁,上面放羊肉片15克、枸杞3粒,即可上桌。


燴面香料粉的制作:


鹽100克、味精、胡椒粉各20克、十三香10克攪勻即成。


熬制羊肉湯:


1.把羊棒骨、脊骨25千克放在水龍頭下沖水2個小時,去凈血水,入鍋內大火焯水,撇凈血沫,撈起後用自來水沖洗幹凈。


2.羊肉10千克冷水下鍋,大火焯水,撇去浮沫後撈起沖涼。


3.治凈的鯽魚7.5千克放入有底油的鍋內略煎一下,至兩面微黃,裝入紗袋中。



4.湯鍋內加純凈水100千克,下入羊肉、羊骨、鯽魚,大火煮至滾沸,再改中火加熱4個小時,之後改大火沖湯10分鐘,此時湯汁濃白似乳、鮮香無比,取出羊肉,晾涼後改刀成片。鍋內湯汁用小火加熱保持溫度,隨用隨取。


安徽板面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準備蔥薑蒜,薑準備500瞭,蔥也準備500克,大料25克、

準備小料;花椒15克、丁香5克、香葉7克、大茴香10克。桂皮15克,草果肉寇各一個、涼薑3塊

準備1000克的辣椒

準備500克牛肉(切成小塊)

準備番茄醬50克,豆瓣醬200克。肉粉5克(這是一種熬湯的添加劑),胡椒粉5克。孜然粉5克、味精20克。鹽200克。牛油1000或者豬油1000克。

把鍋熱起,然後把牛油發入,等待化完、要用小火。然後把小料放入牛油裡,用勺子不斷攪動。要一直熬好,熬制4分鐘左右。然後把小料撈幹凈,用小漏勺。

撈完瞭把薑放入,爆炒一會,再放入蔥,再放入大料。熬制2到3分鐘,蔥變成焦黃微微發黑後用筷子挑出。

挑出後,再熬制一會就放入番茄醬和豆瓣醬,炒至一小會放入辣椒。再放入鹽。火要小,否則辣椒容易變黃。炒至一會後放入牛肉,與牛肉一起放入的是那準備的鹽和肉粉和胡椒粉、孜然粉味精。,再入放色拉油(植物油都可以)3斤。(從放牛肉開始小火頓1個小時,要不時的抄鍋呀,防止扒鍋。炒制到牛肉熟就熬制好鹵子瞭。把鹵子放入容器隨取隨用。

正緊做板面的都是自己做面,面呢要按一定比例放入鹽和堿。冬天溫水夏天冷水就可以。一、和面:10斤面粉、3兩鹽、1兩堿(用溫水化開),用涼水和面(天冷用溫水),2碗面1碗水(和面要靠自己的經驗的,多和幾次就可以瞭,不能太軟瞭,不然是不筋道的。夏天醒30分就可以瞭,冬天可以頭天晚上和好,這可是真實的經驗)。

一般春秋冬醒3小時,夏天醒30分鐘,面醒好後,即可壓面。建議用壓面機省時省力。

兌湯的做法:到容器內取上配好的料油1---3斤,放入鍋內,然後加水(可多可少,根據生意的好壞),加鹽,加味精,雞粉(盡量多點好入味),然後在爐子上燒開,再稍放點番茄醬!煮熟的雞蛋放湯裡鹵即可,好啦湯料好瞭,面煮熟後澆上就可以瞭,可以多澆些牛油那樣會香些!把面煮熟澆上湯鍋的湯和肉,一般加蛋另加錢!蔬菜用菠菜、小油菜都可以。

鎮江鍋蓋面

鍋蓋面用的面條是“跳面”。所謂“跳面”,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,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,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,既上下顛跳,又似舞蹈,似雜技,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面皮,用刀切成面條。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1.將鍋放在中火上,加入清水250克,蝦籽下鍋煮沸。

2.3分鐘後,放入綿白糖,溶解完後倒入醬油,燒沸離火,用小火慢燉1個小時。

3它冷卻之後,裝入容器裡面待用。

4.鍋內放進清水燒沸,放入面條。

5.蓋上小鍋蓋。將空碗放在鍋臺上,逐碗倒入醬油25克,熟豬油或芝麻油10克,加上適量青頭和味精0.5克。

6.面鍋滾沸後,加適量清水,使面條熟透,大沸時揭去蓋,清除浮沫,將面條逐份撈入碗內,澆入適量面湯即成。

7.青頭,也就是用各種蔬菜制成的面鹵。生的有蒜泥、蒜花、漂菜;熟的有小青菜、川芎、青椒、豆芽、香幹,將這些蔬菜擇洗後,用沸水焯熟,切成絲或段即成。

1.鍋加熱,倒入油,開小火,蔥切段倒進去慢慢炸。

2.耐心炸約20分鐘,炸到蔥都幹幹的為止。

3.炸完之後直接倒入生抽和白糖,再煮,煮開瞭,關火。

4.煮面條,放入兩勺蔥油和蔥,在容器裡和煮好的面條攪拌均勻。

5.按喜好切瞭點黃瓜絲。

6.拌好後,加瞭半個熟雞蛋。

7.多餘蔥油等冷卻後裝入密封瓶中,放入冰箱保存,現吃現取很方便。

1.準備好涼開水。

2.一邊煮面一邊備好蔥花。

3.將煮好的面迅速過水至面溫並控幹。

4.在面上倒適量的雞精、少量糖,迅速攪拌,讓面均勻上色後在面上放入適量蔥花。

5.熱油,迅速將油澆在蔥花上,然後將面攪拌均勻即可。

烹飪技巧

1.掛面過水要迅速,減少吸水度。

2.如選用掛面,過水後最多是溫和,不能太熱。

3.糖不要放太多,主要為提口感而放

杭州片兒川

杭州片兒川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,屬於浙菜系;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,筍片,瘦肉絲組成。已有百餘年歷史,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。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原 料:

雪菜60克、冬筍80克、豬裡脊肉80克、潮面400克、油60克、生粉1小勺、料酒3克、老抽1勺、鹽兩勺、

雞精半小勺、胡椒粉適量、胡蘿卜兩片、蔥末適量

做 法:

1.豬裡脊內切薄片,加生粉、少許鹽、老抽半小勺,加料酒攪拌均勻;

2.冬筍切片,酸菜備用;

3.潮面下入沸水中煮至半熟;

4.撈出過水沖涼備用;

5.鍋中入油燒熱,下入肉片扒熟後撈出,底油仍留在鍋內;

6.下入酸菜和筍片翻炒1-2分鐘;

7. 加入半鍋水,加鹽、老抽攪拌均勻;

8.大火煮至沸騰時轉小火,燉10分鐘;

9.下入面條,煮至再次沸騰;

10.最後下入肉片,加雞精、胡椒調味,稍煮即可關火。

擔仔面
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原料:油面100克,豆芽22克,熟白蝦1隻,肉臊適量,自制高湯適量,五印醋、蒜泥各少許。


制法:鍋入清水燒沸,下油面,邊攪拌邊煮至成熟,撈出放入冰水急速過涼,瀝幹水分後,松散放置,拌入色拉油備用;客人點餐後,將面條放入大火滾沸的燙面鍋煮3秒,放入洗凈的豆芽快燙2秒,甩面,扣面,入碗呈半球形,放上香菜、肉臊,加高湯、五印醋、蒜泥,放上去殼熟白蝦即可。


點評:擔仔面是度小月的招牌,也是鎮店之品。選用臺灣特有的油面,Q彈而不爛;以洋蔥為底的蝦高湯甘甜鮮香,自然健康;嚴選臺灣黑豬後腿肉,配以臺灣特產紅蔥頭及調料,長時間細火精燉而成的肉臊香而不膩,廣受女性客人青睞,再佐以在臺灣地區有百年歷史的五印醋,才成就這碗風行臺灣百年的擔仔面。


大廚小貼士


原料:豬後腿瘦肉丁300克,豬後腿肥肉丁88克,豬皮末120克,蒜末、紅蔥頭末、色拉油、白胡椒粉、生抽、味精、鹽、冰糖各適量,清水250克。


制法:鍋入少許油燒熱,下紅蔥頭末、蒜末爆香,入瘦肉丁、肥肉丁、豬皮末炒至熟透;同時,另起鍋入冰糖炒香至融化,加入白胡椒粉、生抽、味精、鹽、清水煮開,倒入炒制肉丁的鍋中,轉小火煮1小時即可。


高湯的制法:鍋入白洋蔥、清水煮開,轉小火煮1小時,入蝦頭煮2小時,加蝦粉調味,濾出湯汁即可。

糊塗面

12款經典面食制作方法


糊塗面是豫西地區的特色面食,被譽為“天底下最養胃的面”。其實,它就是把玉米粥和湯面合二為一,再添點胡蘿卜絲、芹菜葉及五花肉末,面中有菜,菜中有湯,湯中有面,葷素混搭,雜七雜八,糊裡糊塗,面、湯、菜、雜糧煮成一碗,粘粘的糊塗粥掛在爽滑的手工面條上,黃裡透白,“吸吸溜溜”喝上一碗,渾身冒一層細汗,北方人將這種感覺叫做“熨帖”。


制作流程:


1、凈鍋內加豬油、菜籽油各150克,大火加熱,倒入胡蘿卜絲2千克翻炒均勻,調入鹽20克、味精15克,炒熟後盛入盆內待用。


2、將花生、杏仁、泡軟的黃豆分別煮熟。


3、玉米面300克用涼水調成稀糊,攪拌均勻,不要有疙瘩。


4、鍋內倒入高湯750克,下入炒香的五花肉末15克,下入芹菜葉4克、芝麻葉5片、炒好的胡蘿卜絲15克以及煮好的花生、黃豆、杏仁,開大火燒沸,取搟好的手工面條100克團成一團,撕成小段後下入鍋內,調入鹽、胡椒粉、十三香各3克、味精、雞粉各2克攪勻,淋入攪好的玉米糊勾芡,再倒入調稀的芝麻醬20克,大火煮沸後起鍋,盛入碗內,上面放炒香的芝麻花生碎15克即可上桌。


技術關鍵:


1、一定要把面條撕成小段後再下入鍋內,原因是用玉米糊勾芡後湯汁濃稠,如果面條太長,煮熟後不容易盛出,吃起來也不方便。


2、傳統糊塗面是用玉米糊勾芡,湯汁粘稠香濃,也可以用小麥面粉調糊勾芡,口感更加細潤。


3、芝麻葉,即芝麻的葉子,其性平味苦,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,可以調拌涼菜,也可做芝麻葉面條,有一股特殊的香味。新鮮芝麻葉要在沸水中浸燙3分鐘以上,市場上也有幹芝麻葉、芝麻葉罐頭出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貝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